而诸如王内侍、崔内侍等人也因为李小九陛下难得一见的精神摸样而高兴——他们可管不着现在的朝政是谁在管理,但是如果是天后娘子在处理朝政的话,宫中的气氛就会变得比较古怪!
天天发脾气骂大臣的天后娘子真的很不好伺候啊!
当然,这许多人里,最高兴的应该是李小九陛下。
吴诩能看到在平倭之后,李小九能获得多么巨大的荣誉,他本人当然也能看到,甚至看得更远!
其实,不论是在李小九陛下眼里,还是在他爹李二陛下眼里,甚至是往前各朝帝王的眼里,华夏以东的地区自古就是炎黄子孙的原是地盘,后来却被一帮蛮夷所占据,多少帝王地图收回故土,却为内忧外患所累,不能完成夙愿,使得那些蛮夷日渐坐大……
前朝的隋炀帝有再多不是,在远征高句丽这一点上,愿望还是好的!
所以,先帝也会多次出征辽东……
至于原本没被大唐看在眼里的倭国,李治也是到了半岛之战的时候才看出对方的狼子野心来。
别看对方只是一个小小岛国,却有着以蛇吞象之心,要不是吴诩多是警告要注意防范倭国,说不定大唐的伐百济一战就要功亏一篑了!
而攻打倭岛一战,正的如吴诩预计的那样困难,大唐的水师战斗力完全是依仗着自家的高船坚壁而已,如果拼水战技术,也许根本不是那些倚海维生的倭人的对手!
所以,在拿下半岛后,吴诩就建议不要马上对倭国出手,而是加强训练海军备战,再辅以外交攻击,让倭国先自乱起来……
李治承认,他对倭国的蔑视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根本没有像吴诩考虑得那么周详。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何况倭国是一头披着兔子皮的狼!
整整两年的准备,大唐水师三路齐发,以十倍于倭人之众,也没能雷霆一击扫平倭国全境,李治这才知道为什么吴诩会这么重视这个小岛国了!
如今,这个难缠的小国终于成了历史,他家阿武也像是丢开了一个大包袱似的,从内而外散发着喜悦。
李治不由心头一动……
已经数次参加过献俘仪式的观众们已经对这仪式的流程烂熟于心了,不过他们还是很好奇这个让天皇陛下下旨必须活捉来的伪倭王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结果,‘大海人’和一干倭人文武官员被押解出来的时候,围观群众们都表示十分失望。
说实话,‘大海人’长得很有福相,又白又胖,算是唐代比较标致的小白脸长相,可惜他的海拔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吴诩看着楼前跪着的那一团,就不觉嘴角直抽!
也难怪那些倭人到现在还没发现本尊早已溜掉了呢……
亏得大海人还能找到这么个符合条件替身来!
接下来,就是天皇陛下发言。
李小九陛下义正言辞地对‘大海人’背弃兄长,不顾百姓的死活大兴土木,宣传迷信思想对抗大唐等恶劣行径谴责了一番,然后判其流放罪,与当年倭人送给大唐的扶余丰一样,‘大海人’也被丢到了岭南改造去!
至于其他跟着大海人的文武倭官,都被判了家产充公,贬为庶民。
最后,天皇陛下还特地提到了原倭国重臣的中臣镰足,称其是‘忠君为国’之臣,许倭人在东海郡为其造祠纪念。
天皇陛下出人意料地称赞了一个亡国的旧臣,让朝廷上下的官员都不由暗自嘀咕起来,而献俘仪式过后不久,《洛阳晚报》更是以‘一个臣子该怎么做才当得起忠臣之名’为题,开了专版讨论这一问题。
一时,大唐上下的学者名士乃至朝中官员都纷纷投稿争论起来。
趁着大唐上下都打嘴仗的功夫,李小九陛下又下发了关于倭岛北部行政区域的划分旨意,并提拔了一批青年干吏到倭岛任职。这些人与前几批派到倭岛的人略有不同,这些人都是在显庆四年之后考上的进士,一过去就分别封了长史、郎将等官职,其中还有几个出色的,过去不久就一路升迁成了一州之长,比在大陆的官员上升速度快上百倍!
一时,报考去边疆任职的青年比例大幅度上升,吏部再也不用愁没人可派了。
相对于吏部这边的情势喜人,礼部那边的大小官员又是愁云满面。
先前的献俘仪式的方案被天后娘子打回重做十几次,这才顺利完成,众人还来不及松一口气呢,新近还朝的天皇陛下又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
天皇上尊号‘大帝’,天后上尊号‘圣母’,帝后合称‘二圣’以及帝后二人用同一座寝宫,用同样规格的仪仗辇车等等,这几条都还好商量,可后面还有诸如‘百官万民拜见天后仪同天皇’、‘天后听政’‘天后下诏’等等跟朝政有关的一系列礼仪规则,到底该怎么搞啊?
皇后光明正大上朝行政,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
就算霸道如吕后者,也要打着替皇帝儿子处理政务的幌子来称制,如今天皇陛下可是好好地在呢,这是要整哪一出啊?!
他们要是敢奉诏,不会被那些御史喷死吧?
“你来真的啊?!”同样怕被喷的小吴同学也在合璧宫打转,她先前只当李小九提的‘二圣’之事只是说说的呢!
话说,干掉了倭国,李小九不是该赶紧把封禅的事提上议程的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