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抗日之无限军火系统 > 第496章 德军在苏联进展神速(第1页)

第496章 德军在苏联进展神速(第1页)

回到住处,詹森和克尔爵士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们明白,华国的态度并非无理取闹,而是基于长期以来的历史遭遇和现实处境。若想真正说服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他们必须回去与国内高层进行更深入的商讨,重新审视对华政策,拿出更多的诚意和实际行动。

而此时的华国,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八路军,都在等待着国际社会能够以平等、尊重的姿态重新展开对话,共同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但其实华国虽然没有正式向日本宣战,但抗日的烽火从未熄灭。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浴血奋战,不断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

正面战场上,政府军军队也在顽强抵抗,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华国的抗战,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解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半个月后,欧洲战场局势急剧变化,德军进展迅速,取得了显着战果,苏军则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北方战线,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进展顺利,半个月内,他们如同一股汹涌的黑色浪潮,席卷而来。苏联红军在其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败退将近500公里,被迫放弃整个波罗的海沿海地区。

德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列宁格勒城下。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苏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他们的防线被德军无情地撕开,士兵们死伤惨重。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曾经整齐的队伍,如今只剩下残兵败将,战场上一片狼藉。

中部战线,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德军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攻击前进,他们采用了双钳攻势,如同两只巨大的钳子,迅速合拢,将苏联西部军区紧紧包围。在这场激烈的合围战中,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

城市陷入了一片黑暗,德军的旗帜在废墟上飘扬,百姓们在战火中痛苦挣扎,苏联红军在包围圈中奋力抵抗,但最终难以抵挡德军的凶猛进攻。

南方战线,德军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面对的是苏联实力较强的西南方面军。尽管西南方面军顽强抵抗,但德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仍进击到第聂伯河沿岸。

在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中,苏军西方方面军主力和西北方面军一部约60万人被合围。这是一场噩梦般的战役,德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苏军士兵们陷入了绝境。据德军战报,最终俘虏苏军32。4万人,这些被俘的士兵,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至于装备方面,仅半个月苏军就损失了辆坦克装甲车辆,而德军仅仅损失了610辆坦克和突击炮。

在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中,德军缴获和摧毁苏军坦克3332辆。战争爆发第一天,苏军就损失1200架飞机,在随后的半个月里,飞机损失数量持续增加,天空中不断有苏军飞机坠落,成为了一片死亡的空域。

至于火炮就更多了,光在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中,德军缴获和摧毁苏军火炮1809门。战场上,火炮的残骸堆积如山,见证了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占领了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就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有不少当地人都加入了德军,组建了所谓的“志愿军团”等军事单位。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甚至组建了党卫军“师”级别的部队,积极参与对苏军的作战。除了直接参战的军事人员,还有许多波罗的海三国的民众,在德军的蛊惑或胁迫下,为德军提供后勤保障、情报搜集等工作。

其实回溯历史就能看明白,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苏联在1940年通过军事威胁等强硬手段,将波罗的海三国强行并入。

此后,苏联在三国实施了一系列激进政策,包括大规模逮捕、流放社会精英,强力推行国有化,以及打压宗教信仰等。这些举措严重伤害了三国人民的感情,引发了三国许多民众对苏联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情绪。

所以,当德军如潮水般涌来时,部分人在绝望中将德国视为摆脱苏联控制的希望。而德国在入侵过程中,更是居心叵测地利用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大肆宣扬日耳曼民族与当地民族的“亲近性”,蛊惑了不少民众,让他们误以为可以借助德国的力量实现民族独立的梦想。

再加上德军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展现出强大到令人恐惧的军事力量,给波罗的海三国一些人造成了德国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错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他们投身德军阵营的步伐。

事实上,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苏联的过程,充满了争议与无奈。1939年9月,苏联以波兰“鹰号”潜艇事件为借口,向爱沙尼亚施加巨大压力,迫使爱沙尼亚签订互助条约。9月28日,《苏爱互助条约》及其秘密议定书正式订立,苏联由此获得了在爱沙尼亚的驻军权。

此后,苏联又将目标对准拉脱维亚。1939年10月5日,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内容与《苏爱互助条约》如出一辙,苏联顺利得以在拉脱维亚驻军。

同月,立陶宛外交部长乌尔布什斯抵达莫斯科,以苏爱、苏拉条约为蓝本签订互助条约,允许苏联在其国内驻军不少于3。5万人。10月10日,双方又签订了《关于维尔诺市和维尔诺省移交给立陶宛及关于苏联和立陶宛互助的条约》,苏联驻军可达2万人。

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顺利西进,斯大林为保障自身安全,决心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5月25日,苏方以“立陶宛政府机关庇护下红军战士莫名失踪”为由,向立陶宛发出挑衅。对于国人来说这个招式熟悉吧!这不就是卢沟桥事变的翻版么?

喜欢我在抗日卖军火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我在抗日卖军火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