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显得不够认真、严肃,会给听话者蒙上一层阴影。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是“顺便来看你来了”,偏偏说成是“特地看你来了,有些小题大做,让对方增加心理负担,对方或许就会因此而不帮助你了。
(4)喜庆场合与悲痛场合
一般地说,说话应与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在别人办喜事时,千万不要说悲伤的话;在人家悲痛时,不要说逗乐的话,甚至哼哼民歌小调,别人就会说你这人太不懂事了。
说话有”术“,”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领。古有”一语千金“之说,也有”妙语退敌兵“之事。可见,会说、巧说是何等重要。我们应重视”说“的作用,讲究”说“的艺术。注意语言的学习与积累,针对不同的场合,要选用最得体、最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力争获得最佳的效果。
7。实话实说,也要分场合
右-时候,老实话会招人厌烦,破坏气氛,所以,在一定场合老实话不伺一定受欢迎。会说话的人早已预料到这一结果,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他们会根据场合、对象区别对待。
实话实说固然可贵,但要分清状况,找准场合。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
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修道院院长见过他问明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热爱真理,喜欢说实话的人“。于是,让他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中用的牲口,修道院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这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病。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院长怎么会把它们卖掉呢?‘’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都走了。这个人的大实话在集市中马上传开了,所以没有人前来问他这些牲口的价钱了。
于是,这人只好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听完这人讲述卖牲口的过程
后,修道院院长发着火对他说:“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待人真诚、实话实说”是前人留下的做人准则,要求人们照此去为人处事。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事情的发展也逐渐复杂化,真诚待人固然没错,但是,在说老实话前要好好动动脑筋,说老实话前要分清场合,找准时机。
生活中,许多说服工作不成功,就是因为话说得不够圆;话说得太多,出毛病的机会也就愈多,而不看场合说话的人,更难说服他人。那些真正有见识、有学问的人往往都表现为大智若愚,不乱说话,在适当的场合,一句话便可以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相反,把话照直说出来,这样不仅打消了别人的兴趣,往往还令人生厌。
*1
从前,有一对父子冬日在镇上卖便壶(俗称“夜壶”,旧时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父亲在南街卖,儿子在北街卖。不多久,儿子的地摊前来了很多看货的人,其中一个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便壶大了些。”那儿子马上接过话茬:‘’大了好哇!装的尿多。“在场的人听了,觉得很不顺耳,特别是那个问话的人,听后便扭头离去。在南街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的情况。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后,马上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意地点了点头,继而掏钱买走了便壶。
我们可以看到,父子两人在一个镇上做同样的生意,但是结果却迥然不同,并不是因为年老的人让人可怜,其真正的原因就在会不会说话上。我们不能说当儿子的话说得不对,确实,便壶大装得尿多,他是实话实说。但不可否认,他的话说得欠水平,不看场合,而且粗俗的语言难以入耳,令人听了很不舒服。遇
儿子一句话砸了生意,父亲一句话盘活了生意,这不正说明了“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别人是不会接受你的说法的。因此,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应该从不同目的出发,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8。看人说话,办事不难
力□果我们说话不看对象,不仅达不到办事的目的,往往还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因此,会说话与会求人是不可分的,话说得到位,对方就容易接受你的请求。显然,说话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人找人办事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找人之前最好能够在语言上动动脑筋。
要想求对方顺利办成事,必须深入了解对方的性格、身份、地位、兴趣,然后投其所好,避其所忌,攻其虚,得其实,这样办起事来才能进退自如,成功有望。做不到这一点,就容易把本该办成的事办砸。
1。不能忽视对方的身份、地位
无论在哪个国家、什么时代,人们的地位等级观念都是很强的。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说话的语气、方式以及办事的方法也应有异。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则很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
小,无尊无贱。尤其当对方的身份地位比你高时,他会认为你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因而他不喜欢听你的话,不愿帮你的忙,或者有意为难你,这样就可能阻碍了自己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遇到障碍。
聪明人都是懂得看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办事的,这也是自己办事能力与个人修养的体现,平常我们所说的”某某人会办事“,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才智上。这样的人不只当领导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不讨厌他,这样,他们办起事来就比较容易。
2。看准对方的性格,投其所好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有的人喜欢听奉承话,给他戴上几顶”高帽“,他就会使出浑身力气帮你办事;有的人则不然,你一给他戴‘’高
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以为你是不怀好意;有的人刚愎自用,你用激将法,才能使他把事办好;有的人脾气暴躁,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求他办事,说话就不宜拐弯抹角。
外交史上有一则轶事: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脩、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以达到会谈的目的。
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军人,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唔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曾把它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花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