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传媒公司创始人 > 第52章 比我还脏(第1页)

第52章 比我还脏(第1页)

利用拉升成本、降低利润的手段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是互联网企业常用的手段。

无论是早期的搜狐、新浪,还是后来的阿里、京东、美团,全都开启过烧钱模式,用低价竞争打垮对手抢占市场的同时,也是在给后来者施压。

你想进来可以,但能不能承受得住前期的高风险和高投入,就需要慎重了。

在影视行业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被用烂了。

举一个鲜有人知的例子吧!

在另一个时空,只要对华娱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港片的没落。

原因有很多,比如,湾湾开放进口片管制,好莱坞大片挤压了港片在湾湾的市场份额,

比如,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又截断了港片的第二大金主——东南亚市场。

再比如,VCD的普及大大提升了盗版的观影体验,对本就不太注重视觉呈现的港片影响最大。

总之,种种原因造成港片就此没落。在97、98那几年,行业几乎停滞,活不下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政策的放宽,港岛电影人开始深入内地谋求生路。

结果就是:

狼入羊群!

要知道,在二十世纪末,内地能撑得起票房的导演就一个冯裤子。老谋子还在和欧洲三大较劲,死磕文艺范儿,还没有《英雄》的影子。

至于演员明星,有演技的一抓一大把,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却屈指可数。

反正和四大天王、金城武、梁朝伟这些根本没法比。

只短短几年时间,港岛电影人与内地同行合作,涌现出一大批经典之作:《少林足球》、《功夫》、《无间道123》、《门徒》等等。

后来被称为港片最后的辉煌。

【合拍片】也成了那个年代成功作品的标配。

以至于从男女主到幕后人员,都秉承着一半港岛一半内地的原则。

包括内地电影的两大代表人物,冯裤子的《大腕》、《天下无贼》,以及老谋子的《英雄》,也都有合拍片的影子。

表面上看,港片焕发第二春,内地观众也能看到好片子,皆大欢喜。

当然是好事儿。

可背地里,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内地的电影人被欺负惨了。

没办法,在此之前,国产电影走的是欧洲文艺路线,天然的和商业就不搭调。商业化进程更是缓慢的不得了,让港岛来的这波人一冲,几乎就没有生存空间。

无论是演员的片酬,还是工作人员入组后的待遇,完全就是两回事儿。

那段时期,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港星的天下。

内地除了少数几个演员能拿到主角,其他人戏再好也只能做配角,而且做配都和港岛来的待遇不一样。

人家一个普通武行都能吆五喝六的牛B上天,而内地演员、工作人员拿着最少的片酬,享受最低的待遇,还特么受排挤。

内地演员王伯昭只是和港岛来的化妆师闹了点矛盾,就被谢霆锋和张卫健以演戏为由打成重伤,闹到所有内地演员集体抗议的地步。

而且,这还不是关键!

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内地影视行业都有被完全占领的趋势。

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中国人,但可不光是港片要生存啊,全华夏也有更多的电影人等着吃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两部“神作”诞生了!!

一部是代表内地电影出战,本着争口气的原则,群策群力之下的大制作——

陈诗人的《馒头血案》。

计划投资2亿人民币!

这是继《英雄》之后,内地第二大投资的大制作。

原本是华裔与英皇联合出资,特效也用香港的特效公司。(那个时间节点的香港特效可一点不差。)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