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的智慧:
让心情开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开自己郁闷的心房,让阳光进来。凡事只需换一个角度,我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阳光。
7.你的烦恼是自找的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确实,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完全是你自找的。
一次在火车上,偶然听到一段愚蠢的对话。这段谈话长达一个多小时,而焦点一直集中在这两个人的明天以及接下来的一周将会有多累。这两个人像是在彼此说服对方,或是说服自己,强调他们在工作中将会花多少时间、多少力气,他们会睡不了几小时,最重要的是他们会疲倦得不得了。他们两个都说了些类似的话,如“老天!明天我会累死了!”或“我不知道下星期要怎么过!”及“今天晚上我只能睡三小时了!”他们谈到晚上加班、缺乏睡眠、不舒服的旅馆床铺、大清早的会议等等。他们已经觉得精疲力竭了,而我相信事情也就会照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发生。我不敢确定他们是在吹牛还是在抱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这样的对话继续下去,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疲倦。他们的声调很沉重,似乎即将缺乏睡眠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了,就连我只是听了一阵子他们的对话,也觉得疲倦得不得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不论用什么方法想象自己的疲劳,都只会产生加重疲劳的后果。一个人预想自己的疲倦,就向大脑发出了一个信号,提醒大脑发出疲倦的反应,这就是说,你的疲劳正是对你自己胡乱想象的一种报应。你的烦恼是自找的。
还有的人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自寻烦恼的。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穷人一道赶路,边走边聊。其中一个人说:“老兄,咱俩这么穷,要是能拾到一笔钱该多好啊。喂,你说,要真拾到钱,咱俩该怎么办?”另一个人说:“怎么办,那还用说,见面分一半呗,咱俩一人一半。”
“不对,”第一个人说,“钱这东西,谁拾到就是谁的,凭什么我要分你一半呢?”
“咱俩一块出门赶路,拾到钱,你还要独吞不成?真是个守财奴,不够朋友。不够朋友的人其实就是衣冠禽兽。”另外一个越说越激动。“你说什么?衣冠禽兽?你再说一遍。”“说就说,我怕你呀,衣冠禽兽!”
两人话音未落,就扭打在了一块,你一拳我一脚,不可开交。这时从对面走过来一个人,见状上前拉架。二人竟不肯住手,口中也还在叫骂。劝架的好不容易弄明原因,不禁哈哈大笑,说:“我还当真拾到钱了呢,还没拾到就打得鼻青脸肿呀?”
这时两人这才回过神来,打了半天,其实没拾到钱,耽误了赶路不说,衣服弄脏弄破了,而且搞得鼻青脸肿,真是何苦。这正是自寻烦恼者的典型表现。
但有时候尽管你不愿意寻找烦恼,烦恼也会找上门来。正所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烦恼这杯苦酒,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望着远处的群山渐渐变得渺茫,黄昏悄悄爬上心头;往昔含情娇羞的目光,如今已是满眼挂着寒霜;抚摸征程中被荆棘刺破留在心中那隐隐作痛的感伤……你忽然觉得,烦闷会从天而降,苦恼也在心中激起巨浪。
面对烦恼,如果不进行及时调节,就会对人造成身体伤害。运用下面方法也可以自我调节心理烦恼,走向健康生活。
(1)运用豁达法。
这是指一个人应有宽阔的心胸,豁达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平时做到性格开朗、合群、坦诚、少私心、知足常乐、笑口常开,这样就很少有愁闷烦恼。
(2)使用松弛法。
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作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可做气功,训练放松,以意导气。逐渐入境,使全身放松,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3)学会节怒法。
这是一种自我节制怒气的方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来克制怒气的暴发,可在心中默默背诵名言。
(4)懂得平心法。
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可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如果你与世无争,不为名利、金钱权势、色情所困扰,不贪不沾,看轻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处于恬淡、怡悦的宁静心境之中。
(5)运用自悦法。
这是一种自寻愉悦、自找乐趣的方法。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培养生活的乐趣。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景。
(6)保持心闲法。
通过闲心、闲意、闲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活得太累,人生无非就是潇洒走一回。心情豁达,遇事想得开,何来烦恼?
不生气的智慧:
一个人把烦恼寄给流逝的时光,收到的是天天烦恼;把烦恼转嫁给别人,到头来仍然是自寻烦恼;把烦恼流放到云天沃野,最终,你会感到人生处处充满烦恼。
8.快乐很简单
对快乐所下的定义字典上多半是:觉得幸福或满足。可是,对于快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
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莎士比亚说:“我认为世上再也没有比怀念好友更愉快的事情了。”对他而言,友谊是像阳光一样美好的东西,令人感到心情愉快。因此,拥有很多朋友便是他的快乐。
一只雕刻精美的白玉匣子,大小和我们常用的抽屉差不多,匣内被十字形玉栅栏隔成四个小格子,洁净通透。陈列在埃及的国家博物馆里,这一件展览品很令人费解:
玉匣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发现的,当时匣内空无一物。从所放位置看,匣子是十分重要的,可它是盛放什么东西用的?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寓意何在?谁都猜不出这个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考古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一直到很多年后,在埃及卡尔维斯女王的墓室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幅壁画,才破解了玉匣的秘密。
壁画上有一位看起来很严肃的男子,正在操纵一架巨大的天秤。天秤的一端是砝码,另一端是一颗完整的心。这颗心是从一旁的玉匣子中取出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