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了。当今,交换名片更是社交场合中一种重要的自我介绍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名片在社交中的作用,应该特别注意递送和接受名片的礼仪。
(十一)称呼礼仪
1鄙活中的称呼礼仪
(1)对亲属的称呼礼仪
对亲属的称呼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敬称或谦称,但必须合乎常规,合乎礼仪。
对本人的亲属可采用谦称。对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亲属,称呼时可在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家兄”等。对辈分或年龄低于自己的亲属可直呼其名,或使用其爱称。在家庭内直接称呼时,不必加“家”。
对他人的亲属应采用敬称。对其长辈可在其称呼前加“尊”字,如“尊母”、“尊兄”等。对其平辈或晚辈,可在称呼前加“贤”字,如“贤兄”、“贤妹”、“贤侄”等。
(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礼仪
对长辈和平辈称呼时,应用“您”来称呼,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之意。
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和资深人士进行称呼时,可在其姓名后加“公”或“老”字,如“李公”、“王老”等。
对有身份者和年长者,可用“先生”相称,在“先生”之前加上被称呼者的姓氏,如“郑先生”、“唐先生”等。
对邻居、至交可以用类似有血缘关系的称呼来称谓,以示亲切。如“大爷”、“伯伯”、“阿姨”、“大姐”等。
平辈之间,熟人之间,可以直接以姓名来称呼对方。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氏前加上“老”、“大”、“小”字,而不直呼其名,如“老柳”、“大罗”、“小张”等。
2惫ぷ髦械某坪衾褚
(1)称呼方式
工作中的称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职务性称呼。职务性称呼具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仅称呼其职务;二是在职务前加其姓氏;三是在职务中加其姓名。
②职称性称呼。职称性称呼具体也有三种情况:一是仅用职称称呼;二是在职称前加上姓氏;三是在职称前加上姓名。
③学衔性称呼。学衔性称呼具体有四种情况:一是仅称学衔;二是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三是在学衔前加上姓名;四是根据社交场合的具体需要,将学衔具体化进行称呼,如“经济学博士李华”、“管理学硕士张进”等。
④行业性称呼。行业性称呼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其职业进行称呼,如“王老师”、“贾律师”、“郑医生”等;二是对商业、服务行业的人员按约定俗成的称呼,如“小姐”、“女士”、“先生”等。
(2)应注意的问题
在交往中称呼他人时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①避免使用错误的称呼。如将未婚女性称为“夫人”等。
②不要使用过时的称呼。如用“长官”、“大人”等称呼政府官员等。
③避免使用地域性称呼造成误会。如山东人喜欢称人“伙计”,南方一些地方喜欢将小孩子称为“小鬼”,湖南人喜欢将妻子称为“堂客”等,这些对不同地区的人来说容易造成误会。
④不要使用不当行业称呼。一些特定行业的称呼在其他行业使用,不但不能表示亲近,反而会令人产生反感。
⑤避免使用庸俗低级的称呼。如正式场合,不能使用“兄弟”、“哥们儿”、“姐们儿”等一类的称呼。
⑥不要使用绰号称呼。使用绰号称呼对别人不礼貌,不尊重。
⑦不要使用侮辱性、歧视性的称呼。
称呼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选择准确、敬重的称呼,既能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又能反映自身的修养,因此在社交活动中要十分注意称呼礼仪。
(十二)拜访礼仪
1弊袷笔卦肌R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如期赴约,不要迟到。万一因故不能准时到达,务必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到达时郑重向对方致歉。
2崩衩驳敲拧5敲虐莘靡注意进门、问候、服饰、入座等礼仪。
3弊隹陀欣瘛N蘼凼堑桨旃室还是寓所拜访,一定要做到彬彬有礼,衣冠整洁,谈吐得体。进入室内,应该先敲门或按门铃,待到有回音或有人开门相让,才可以进门,入室前,有鞋垫要先在鞋垫上擦净鞋底,不要把脏物带进室内。带有帽子或墨镜,进入室内应该脱下帽子和墨镜。当主人上茶时,应欠身双手相接,并致谢。喝茶应慢慢品饮,不要一饮而尽。不要随便抽烟并把烟灰,纸屑等污物随意扔在地上或茶几上。不要翻动别人的书信和工艺品。
4苯惶讣记伞H胱寒暄后,要主动开始谈话,珍惜会见的时间。在交谈过程中,谈吐要清晰,用词要准确,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认真倾听对方谈话的内容,观察对方情绪变化,并注意对应,不要急于出示你随身所带的资料,只有在对方感兴趣时才可出示。谈话要精练,注意把握好时间。如对方谈兴正浓,交谈时间可适当长些,反之则短些。在谈话时要诚实,坦率,有节制,始终要保持相应的热情。如果对方资历比你浅,学识比较低,你要格外留心自我优越感的外露。为了避免对方自愧不如,在介绍自己时应谨慎一些,交谈中切忌出现说教口气。
5笔适备娲恰0莘靡话悴灰司昧簦谈完该谈的事,叙完该叙的情,就应及时起身告辞。特别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应及时告辞,以免妨碍他人办事。一是对方话不投机,或是与你谈话时主人反应冷淡;二是主人有反复看钟表的动作;三是主人心不在焉,或时有长吁短叹,有急事心情烦躁;四是主人将双肘抬起,双手支于椅子的扶手时;五是被拜访者把谈话做了小结,并说出以后再继续交流的话;六是快到就餐时间或休息时间。
拜访是公关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社交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与人之间、社会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怎样让拜访做得更得体、更具效果,是必须考虑的事情。
(十三)接待礼仪
1本心准备
无论是单位接待还是个人接待,都要记清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和到访的日期以及具体的时间,制定迎送来宾的具体计划,精心挑选迎送来宾的接待人员,并根据接待规格、接待规范,事先做好场地、接站、食宿和交通工具等准备工作;按照客人年龄、性别、爱好备好茶水、果品和点心等待客的必备物品;做好个人仪容仪表方面的准备工作,创造一个舒适的待客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会面氛围,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